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胡海卿:中国农产品如何通过品牌塑造走向卓越

来源: 作者: 2020-10-08 16:12:26

2020年6月21日,由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中国电子商会、浙江省商务厅、义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暨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浙江义乌正式拉开帷幕。

以“逆势创新 电商引领”为主题的博览会主论坛——2020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于博览会同期举办,论坛重点围绕农村电商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跨境电商链接世界、国际市场与数字贸易等领域展开对话。来自政府机关、学术领袖、商业精英、企业高管等不同层面的与会嘉宾,结合自身经验,全面、深度地探讨在疫情影响下,地方政府、行业、产业如何通过电商引领逆势而生。“褚橙”品牌策划人、天下星农创始人兼CEO胡海卿受邀出席大会并作主题演讲。

“褚橙”品牌策划人、天下星农创始人兼CEO 胡海卿

以下为文字实录:

大家好,我们今天演讲主题就是农产品品牌趣味、人文和温度。

简单做一个自我介绍,我自己是媒体人出生,在2012年投笔从农。我们也非常的幸运,塑造的第一个农产品品牌就是褚时建先生的褚橙,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那在塑造中国一系列农产品品牌的过程当中,我们就发现了有一片广袤的蓝海。我们今天提三个关健词。

1、趣味。

2、人文。

3、温度。

接下来以三个小小案例跟大家做一个沟通,让大家对我们如何塑造中国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有一个更深的理解。

第一个品牌来自天津的武清,我们把这个品牌塑造的非常有趣,我们刚刚来到天津武清的时候,一切很枯燥,也很烦琐。为什么呢?因为天津武清尽管处于天津跟跟北京之间,天津的一个区,它也被誉为环首都的都市农业后花园。但是当地,农业的官员特别想把当地的农产品全部推出来,一下子就想推出7个产业,农产品特别的烦琐,特别的多。我们给的建议是找到你最特色,最有独家优势的产品把它塑造出来,这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找到你系列有一定共性的农产品,塑造出有一个共性概念的农产品系列,也可以直击人心。我们在天津武清找到一些方面,他们依托天津农科院创新研发出来一系列的果蔬类新品种,而另外,这个地方属于千年大运河贯穿南北的区域。所以,这个地方的冲积平原,沙性土质平适合长一类农产品,什么?水果萝卜,水果番茄,水果黄瓜,水果玉米等等。我们找到很有意思的共性,这些蔬菜既是可以当水果吃也可以当蔬菜吃,他们跨界了。所以,当时我给他们写了一句:即使是一颗蔬菜,也要成为跨界的实力派。我既是水果也是蔬菜,所以我们把天津武清,在中国众多区域品牌当中一下子拎了出来。比如寿光,我们誉为中国蔬菜之乡,广东誉为中国美丽田园,云南誉为低维度高原蔬菜之乡。天津武清还想给自己找定位,我们定义水果级精品蔬菜之乡,这是第一层。它下面有水果黄瓜、水果玉米等等,我们为了让这个品牌有真正实际的农产品落地,又做了一系列农产品商业子品牌。大家知道互联网时代,大家喜欢可爱的,萌的东西,也喜欢互动式体验,所以我们找跟萝卜最相关的形象,动物形象,小兔子,我们知道小兔子最爱吃萝卜。另外有一个很有价值文化的,儿时的记忆点,有一首儿歌《小兔子拔萝卜》,这首歌在童年几乎没有人不会唱,我们就取了这样一个小动物和它吃一个农产品以及挖掘发觉一个农产品的动作做了组合,做了新的品牌名,就做了一个字品牌:小兔拔拔。我们做好这个品牌之后,为了跟消费者很好的互动,把这个品牌做漂亮的包装,把两根萝卜装在一个盒子里,我们说一口清甜脆,鲜食更有味。这样的萝卜第一次亮相,放在炙手可热的新零售销售渠道,比如盒马先生,我们放在水果区,两根萝卜卖到21.8元,平均每一斤卖到8-9块钱,创造了非常好的记录,比如北京十里铺盒马店,以一天接近十块钱一斤的价格卖到了最高,一天卖466盒,迄今为止这个记录还是由“小兔拔拔”保存着。在2019年11月之前,疫情之前我们做的发布会上面,我们把另外两个兄弟品牌,小动物品牌又推了出来,武清果蔬的水果玉米品牌。我们知道玉米哪种小动物爱吃?小熊掰棒子,因此我们把小熊找出来,小熊为什么掰了又扔呢?他永远想找到最好的棒子,贪心的小熊在玉米地里一边掰一边丢只为找最好的一棒。只为更好的一棒。所以我们为水果玉米做了一个品牌,叫:小熊掰掰。

另外谁最爱吃小番茄呢?天津武清小喜鹊。于是我们把天津武清的果蔬水果番茄做了一个品牌。果子熟了,喜鹊们总是挑选最好的那个番茄啄一个洞,吮吸最甜美的果汁。于是我们做了一个水果番茄的品牌叫小鹊登枝。这个番茄汁是美好的味道,在天津武清我们做成非常好的武清农产品品牌的很有趣味的模式,就是一个母品牌叫武清果蔬水果级精品蔬菜之乡天津武清,下面的水果萝卜叫做小兔拔拔,下面水果玉米叫小熊掰掰,下面的水果番茄的品牌叫做小鹊登枝。一个系列的小动物的代言的水果果蔬品牌系列就这样诞生了。

我们今天讲完趣味,我们讲如何赋予农产品,或者它的深加工品与人文。

我们知道我们每年要吃的一个农产品深加工的水平,每年端午节大家要吃的是什么?粽子,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国最有名的粽子一直在江浙一带,但是粽子的发源,我们都知道屈原投江在湖南汨罗。很奇怪中国最好的粽子在江浙,但是在屈原投江的汨罗既然没有很好的粽子和粽子品牌为大家所熟知。所以湖南汨罗找到我们天下卿农,说我们做了一个粽子,想叫汨粽。能够怎么塑造这个品牌呢?我当时跟他讲了两件事情,第一、一定要去按照屈原投江时,把当时投江时我们怎么做粽子的,那个时候粽子是什么形状,多重,怎么包的,能不能复原它。果真,我们合作伙伴找到一些当时做粽子的方法,或者找到一些传承人复苏了最早期的做粽子的手法。长锥子型的,由五彩丝线缠绕的,它的粽子蒸熟以后,因为是长锥型,所以说在最尖那一端你能够吃到最糯的糯米,中间一段可以吃到有一点嚼劲的糯米,在最粗这一端吃起来更有嚼劲,讲着都流口水对吧?然后,古人很聪明,做成长锥型,80-100克,吃起来也没有压力,一两多。关键是,同样的蒸出来粽子同样的时间,你可以做出糯米的三种口感,从细一端到中间到最粗一端。而当时最好最受欢迎的口感的粽子不是现在我们吃的咸蛋粽、腊肉粽,就是白米粽和碱水粽。所以我们把它复原,做成长锥形粽子,用布袋包装汨罗粽,这个粽子和端午文化跟端午发源做了深度连接,一下子变成了其他人是其他的粽子,而我们是来自于汨罗江畔的汨粽,正宗端午粽。我们的做法也是根据古法来做的,这种人文沉淀跟汨粽做了品牌的连接。于是我们第一次登台亮相是在2014年,印象特别深,天猫小二说,我们去找他的时候,他说我们这个粽子专题已经全部做好了,动不了了,你带来的粽子上不了架。我当时问了一个问题。天猫要做一个粽子专题应该把全国最有意思的,最有特点的,最知名的粽子找来吧?小二说:是的,我们把国内最有知名度的,最有特点的粽子都找过来了。我当时就说,好象不对吧,屈原投江在哪投江的?他说汨罗。我说:汨罗江畔最正宗的粽子找来了吗?我当时印象特别深,当时小二愣了,说:难道你有吗?我说样品还没有做好,只有PPT,我可以跟你讲一讲。我们讲了快两个小时,我特别感谢天猫小二慧眼识粽,他竟然很难得把整个专题页面改掉了,在最短时间内改了,让我们这个粽子登上了2014年端午天猫的粽子大专题,而且把最上面的位置给了汨粽。五芳斋在40块钱的最畅销的粽子段,我们5天左右卖了9千单,五芳斋卖了7千多单,而我们的价格比他们贵一倍。所以做有味道的频道,有人问沉淀的品牌可以让消费者特别愿意体验它,而且有亲近感,他能够理解这个品牌背后的含义。我们趁胜追击,不断为汨粽做了追踪,赋予新的文化。注入新的元素,新的文化内涵。因为这是有人问特色的正宗端午粽,所以使得很多媒体对我们进行报道,很多的机构愿意跟我们进行合作。

我们刚刚讲了趣味、人文。

我们再讲“有温度的农产品品牌”。当时褚老75岁,85岁把一个甜美橙子奉献到大家面前,大家觉得很感动,觉得这是一个励志橙,可是大家不知道他的太太马劲芬(音)老人也做了非常不简单的事。那时候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马老太太在他82岁的时候要种一片沃柑林,很多人不理解。她的团队希望我去跟老太太做沟通,然后我去跟她沟通,她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做这个事。老太太每次讲一件事我都感受特别深,第一次,她说:过去他想改变我,我想改变他,但是互相没有做到。这对老人家这一辈子吵吵闹闹不少的,第二次见,她说我们吵得很凶,但是生活在一起离不开的。第三次见到马劲芬(音)老人,她说:如果还有下辈子我会跟着他,他是指褚时建,如果他要我的话。第四次我见到马奶奶是在2018年,她当时讲了一句话,我一下子了解了她为什么要种下这片褚柑,因为她当时说了一句话,我终于可以从褚马氏叫回马劲芬(音)了。所以说,在那一天我终于了解马劲芬为什么要离褚橙不远建褚柑林。因为人与人在一起,人有百年,但是在百年之后这两片林子依然可以相伴相守。褚橙是励志橙,褚柑是满含深情的柑橘,所以我们找到这个品牌背后的温暖。

讲了人文、趣味和温度,将这三者挖掘出来,与我们农产品品牌进行连接。让我们的农产品品牌变的更有味道,这是我们认为未来塑造农产品品牌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和方法。

现在是直播和短视频的时代,我们非常愿意与大家分享曾经走过的路,曾经探索的方法论,所以我们在多个平台开播自己直播号,卿本农人胡海卿。如果希望跟我们有更多交流,和方法论,走过的坎或者得到的欣喜和看到的美的话,我们可以在卿本农人胡海卿直播间和主播号里多次沟通或者是一直沟通下去。我们希望在中国品牌农业道路上,每个人都越走越顺利,而且走得不孤单,共同重塑中国农业的价值与尊严。谢谢大家。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组委会
咨询电话:010-67801151/0151 博览会官方网站:www.ecfair.cn (中文) en.engecfair.com(英文)